“您好,这里是广电总局客服中心。”电话那头是个声音很标准的年轻男子,“请问是机主本人吗?”
我应了一声,心里还在惦记着电视剧的剧情。
“根据国家数字化升级要求,您家使用的机顶盒将在三天后停止服务。我们需要为您办理升级业务。”他的语气很正式,听起来不容置疑。
说实话,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有点烦——又要升级,现在的技术更新太快了。但转念一想,这毕竟是广电总局的通知,应该不是骗人的。
“现在办理可以享受政府补贴,”他继续说,“原价598的4K超清机顶盒,现在只需要298。而且今天办理,我们立即派工作人员上门安装。”
我想起上周在小区公告栏好像看到过数字化改造的通知,再加上他说的有板有眼,就信了七八分。
“您确定是广电总局的吗?”我还是多问了一句。
他立刻回答:“您可以拨打10086查询,我们是中国移动的合作伙伴。”后来我才知道,这个障眼法很巧妙——10086确实会转接他们的伪基站。
约好两小时后上门,我挂了电话。现在回想起来,整个过程他都在制造紧迫感:三天后停用、今天特价、立即上门。这些都在阻止我冷静思考。
大概过了一个半小时,门铃响了。开门看见一个穿着工装、戴着工牌的年轻人,手里拿着一个崭新的机顶盒。
“阿姨您好,我是来安装升级机顶盒的。”他笑得很热情,进门就套上鞋套,显得很专业。
他一边操作一边和我聊天:“现在诈骗多,您警惕性高是对的。我们正规工作人员都持证上岗。”说着还把工作证递给我看。那张证件做得很逼真,上面有照片、编号,还盖着红章。
安装过程中,他不断介绍新机顶盒的功能:4K超清、回看功能、更多频道。说实话,我当时已经被说得心动了。
“费用是298,支持现金、微信或刷卡。”他说着拿出一个POS机。
我犹豫了一下,但看着他已经快安装完了,不好意思让人白跑一趟,就刷了卡。他给了我一张手写收据,说正式发票会邮寄给我。
临走时他还特别嘱咐:“晚上七点后需要重新搜索频道,其他都不受影响。”
他走后,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——为什么是手写收据?为什么说要晚上七点后才能用?而且他安装时,我注意到新机顶盒连牌子都没有。
等到晚上七点,我按照他说的重新搜索频道,结果电视直接蓝屏了。打他留的手机号,已经关机。这时我才意识到上当了。
第二天我去营业厅询问,工作人员告诉我根本没有这回事。他们说我中的是一种很常见的骗局:骗子冒充广电人员,利用中老年用户对官方机构的信任,用廉价机顶盒(成本可能就几十块)骗取高额费用。
“这种机顶盒不仅质量差,还可能影响正常信号接收。”营业厅的小姑娘耐心解释,“正规升级都会通过官方渠道通知,绝不会突然上门收费。”
那一刻,我真是又气又羞。气的是骗子太可恶,专门挑我们这些在家的老年人下手;羞的是自己怎么这么容易上当。
这件事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。现在遇到陌生电话,我都会多问几句,核实身份。我也成了小区里的“反诈宣传员”,经常提醒老邻居们:凡是上门收费的,一定要先打电话到营业厅确认;凡是说“立即停止服务”的,多半是骗局;凡是要求现场支付现金的,更要提高警惕。
后来想想,骗子之所以能得手,就是抓住了我们害怕服务被中断的心理。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,最怕的就是“断”了这个字。他们利用这份不安,制造紧迫感,让我们在慌乱中做出决定。
现在我的客厅里还放着那个假机顶盒,儿子说要扔掉,我没让。留着它,就像留着一个警示——这个世界有好人也有坏人,我们既要保持善良,也要学会保护自己。
每次看到那个崭新的、却永远用不了的机顶盒,我就会想起那个下午: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一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彬彬有礼,说着我听得半懂不懂的技术术语,而我因为怕电视看不成,匆忙间就相信了他。
如果当时我能多打一个电话确认,如果能等家人回来再说,如果……可惜生活中没有如果。我只能把这个教训记在心里,告诉自己:下次,一定要慢一点,再慢一点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人美经典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人美经典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75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71)
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68)
3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2)
4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60)
5想和他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星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