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美经典文章人美经典文章

投资基金追涨杀跌亏损,我靠定投逆袭盈利

    这件事,得从三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天说起。

    我攥着手机,屏幕上是那只我重仓了三个月的科技基金。绿色的数字像瀑布一样往下掉,我的心也跟着一直往下沉。办公室里空调开得足,可我的手心全是汗。那是我准备买车的钱,短短两个月,缩水了将近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隔壁工位的王哥凑过来瞥了一眼,“哟,又跌了啊?我早说了该割肉了,不听老人言啊。”

    我没吭声。三个月前,也是他,唾沫横飞地跟我说这只基金有多牛,经理多厉害,今年已经涨了百分之五十。我当时就是听了他这话,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了进去。刚开始确实涨了点,每天看着账户里多出来的钱,感觉走路都带风。王哥成了我眼里的“股神”,他买什么,我跟什么;他卖什么,我赶紧抛。

    可市场就像个喜怒无常的孩子。风向说变就变。那只基金开始回调的时候,王哥信誓旦旦:“正常调整,正好加仓!”我咬咬牙,又投进去一笔。结果,它一路向下,几乎没回头。王哥自己呢?他在第一次大跌的第二天就悄悄清仓了,事后才轻描淡写地说:“感觉势头不对,先出来看看。”而我,因为反应慢了一拍,被彻底套牢。

    那天晚上,我对着电脑屏幕上那条丑陋的下跌曲线,一根接一根地抽烟。窗外是这个城市璀璨的灯火,我却觉得前途一片灰暗。不仅仅是因为亏了钱,更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——为什么别人都能赚钱,就我像个傻子一样被市场玩弄?

    我把这事跟表哥说了,他比我大几岁,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。他听完没给我讲什么大道理,也没安慰我,只是问:“你觉得王哥靠什么赚钱?是靠研究公司,还是靠猜别人的心思?”

    我答不上来。

    “你这不是投资,”表哥摇摇头,“你这是赌博,还是跟着一个不靠谱的庄家。”

    他给我讲了他自己的事。刚工作那会儿,他也追涨杀跌,亏得最惨的一次,一个月工资没了。后来,他们公司一个沉默寡言的老工程师告诉他,自己定投指数基金快十年了,不怎么看盘,收益却比绝大多数折腾来折腾去的人都好。

    “定投?”我当时对这个词很陌生。

    “对,就像银行零存整取,”表哥解释,“固定时间,投固定或者不固定的钱,不管市场涨跌,雷打不动。”

    我心里直打鼓:“跌的时候也投?那不是眼看着钱往火坑里扔吗?”

    表哥笑了:“你觉得是火坑,我觉得是打折促销。便宜的时候多买点,贵的时候少买点,或者不买。拉长时间看,你的成本就是市场平均成本,只要经济整体向上,你就能赚钱。”

    道理听起来简单,甚至有点傻。但被我那惨不忍睹的账户一刺激,我决定试试。死马当活马医吧。

    那个月发工资后,我设定了一个自动扣款:每月十号,定投一千块钱到一个沪深300指数基金里。我还特意选了个下跌的日子开始,心想,反正已经这么惨了,还能更惨吗?

    第一个月,扣款那天,市场又跌了2%。我看着确认短信,心里别扭得很,像明知道前面有个水坑,还非得踩进去。

    第二个月,市场小幅反弹,我心里稍微好受点。

    第三个月,大跌5%。收到扣款短信时,我正在为一个项目焦头烂额。要放在以前,我肯定又得焦虑得睡不着觉。但那次,我只是瞥了一眼,就把手机放下了。奇怪,虽然知道亏了钱,但心里并没有以前那种火烧火燎的感觉。可能是因为投入的金额不大,也可能是因为我知道下个月还会继续买,眼前的涨跌,似乎没那么要死要活了。

    我开始有意识地不去看账户。偶尔想起来,登录上去看一眼,那条资产曲线像心电图,上上下下,但因为我每个月都投入新的资金,整体看,它是在一个很宽的通道里缓慢地、倔强地向上蠕动。

    大概过了半年多,有一次和同事吃饭,又聊起股票。几个人唉声叹气,说今年又白干了。问到我,我老实说在做定投。他们很好奇,让我打开账户看看。

    打开的那一刻,我自己都愣了一下。虽然绝对收益不高,只有几个点,但关键是,它是红色的,是盈利的。而在座的其他人,几乎全亏着钱。

    “你小子可以啊,闷声发大财!”他们半开玩笑地说。

    那一刻,我心里有种很奇妙的感觉。不是狂喜,而是一种久违的踏实。我第一次觉得,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里,我好像找到了一点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
    时间过得飞快,定投成了一种习惯,像每月还房贷、交水电费一样,成了生活的一部分。我不再每天盯着大盘,也不再关心王哥又发现了什么“牛基”。市场大涨时,我会高兴一下,但知道如果继续涨,我同样的钱能买的份额就少了;市场大跌时,我也会有点郁闷,但转念一想,这个月买的“单价”更便宜了,长期看是好事。

    这种心态的转变,是定投带给我的最大财富。它强行把我从一个被情绪左右的赌徒,变成了一个按计划行事的执行者。

    去年年底,市场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,连续阴跌了两个月。办公室里又弥漫着恐慌的气氛,王哥在那波下跌中又割肉了,整天唉声叹气。而我,那两个月扣款时,看着买入的份额比平时多了不少,心里甚至有点隐秘的欢喜。我知道,我在用更低的成本收集筹码。

    春节前,我打开账户做年度复盘。距离我开始定投,整整两年半时间。我把所有的记录导出来,看着那条缓慢但持续向上的收益曲线,眼睛有点湿。累计投入了三万六千块,账户总资产变成了四万一千多,年化收益率算下来有百分之十几。这个数字,或许比不上那些在牛市里一把梭哈实现财富自由的神话,但对我来说,它意义非凡。

    它告诉我,不用成为天才,不用听信内幕,不用每天提心吊胆,只需要一点耐心和坚持,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在市场里体面地活下去,甚至活得不错。

    前几天,我用定投账户里的一部分收益,带爸妈去旅游了一次。看着他们在风景前开心的笑容,我觉得,这就是理财最大的意义——它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游戏,而是为了守护生活中那些真切的温暖。

    而那个曾经让我无比崇拜又最终让我跌入谷底的“股神”王哥,上周又凑过来,神秘兮兮地问我:“最近发现一个特别好的私募,门槛高,机会难得,要不要一起?”

    我笑着摇了摇头:“不了,王哥,我用自己的笨办法,挺好。”

    他撇撇嘴走开了。我看着他的背影,心里异常平静。我终于明白,在这个喧嚣的市场里,最强大的力量,不是精准地预测明天是涨是跌,而是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,然后,像傻子一样相信,像钉子一样坚持。

    我的定投还在继续。下一个扣款日,是下周二。无论那天市场是阳光明媚还是风雨交加,我知道,我都会如期赴约。这已经不是一场博弈,而是我与未来自己的,一场平静而坚定的对话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人美经典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