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要是夏天来过我们店,肯定有印象。一推开门,不是一股凉气,而是一股热浪混着各种味道扑面而来。门口那个“欢迎光临”的电子感应器叫得有气无力,跟店里那台空调一样半死不活。
这台空调是加盟时公司统一配的,说是“品牌专供,节能高效”。刚装上的头两个月还行,制冷挺快,店里能保持在二十六七度。可从去年六月份开始,它就彻底变了样。
最热的那天,室外温度计显示41度,我们店里呢?我特意挂了个温度计在收银台旁边——38度。比外面凉快三度,您说可笑不可笑?有个老大爷进来买冰棍,拆开包装才走了三步到门口,冰棍水就滴他手上了。大爷直摇头:“小伙子,你这店里比蒸笼还厉害啊。”
更糟的是冰柜。因为环境温度太高,冰柜压缩机几乎没停过,嗡嗡嗡地响个不停。电费像坐了火箭往上蹿,上个月居然要两千八。可就算这样,冰柜里的雪糕还是软塌塌的,饮料也只是“凉”而不是“冰”。有个小姑娘买了瓶可乐,拧开盖喝了一口,失望地说:“老板,你这可乐不够冰啊。”我只能苦笑着给她换一瓶,其实哪瓶都一样。
您知道最让人心疼的是什么吗?是看着那些老顾客受罪。
李阿姨就住我们店对面小区,每天下午都来买酸奶。以前她能在冷柜前挑上十分钟,仔细看生产日期。现在呢?她满头大汗地冲进来,随便抓一瓶就走,连零钱都顾不上找。走的时候总说:“小王啊,你这店里太热了,待不住。”
还有送快递的小张,以前中午最爱在我们店里吹空调休息,买个面包就当午饭了。现在他把电动车停在店门口树荫下,坐在车上吃,说什么也不肯进来。他说:“强哥,不是我不支持你生意,你们店里那个闷热劲儿,我进去待十分钟,出来衣服都能拧出水,下午还怎么送货?”
这些老顾客都是开店三年来一点点积攒下来的,现在因为空调问题,他们来了就走,连多说句话的工夫都没有。我心里那个难受啊,比店里温度还让人憋得慌。
我自己更不用说了。从早上七点开门到晚上十二点关门,衣服从来没干过。后背起了大片痱子,又痒又疼。最难受的是中午,太阳直射玻璃门,店里像个温室,我只好把电风扇对着自己吹,可吹出来的都是热风。有次我媳妇来店里帮忙,才站了半小时就说头晕,我赶紧让她回家去。她后来跟我说:“你那店里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。”
我也不是没想办法。给加盟总部打电话,那边说派人来看看。等了两天,来了个师傅,拿着温度计测了测,说:“正常啊,出风口温度12度,符合标准。”我说:“师傅,出风口是凉快,可店里怎么还这么热呢?”他四处看了看,指着我们店的大玻璃窗说:“你这玻璃窗太多,太阳一晒就热。还有,你们门开开关关的,冷气都跑光了。”
这话说得我哑口无言。便利店嘛,可不就是门开开关关的生意?难不成我把门锁上,顾客来了再开?
我又自己掏钱请了个师傅来看。这个师傅实在,他跟我说了实话:“王老板,你这空调本身没问题,但功率太小了。你们店层高太高,空间太大,这台1.5匹的机器根本带不动。而且你们店玻璃多,隔热差,热气源源不断进来,空调永远在拼命工作,但永远追不上热源。”
他给我估了个价,换台大功率的,加上改造管道,得小一万。我犹豫了——刚交了下半年加盟费,手头实在紧。想着再撑撑吧,等秋天就好了。
可问题接踵而至。因为温度高,有些商品开始出问题。巧克力放在货架上会融化,重新凝固后表面就起了一层白霜,卖相难看极了。薯片受潮变软,顾客拆开后又来退货。最让我心疼的是那批进价不低的进口饼干,因为包装受潮变形,只能自己掏腰包。
八月份最热的那几天,我终于受不了了。那天下午,店里温度计指向39度,我站在收银台后,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。进来一位妈妈带着孩子,孩子一进门就喊:“妈妈,好热啊!”那位妈妈匆匆拿了瓶水,一边付钱一边对孩子说:“快走快走,这里太热了。”
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特别委屈。我开这家店,起早贪黑,把积蓄都投进去了,本以为能做街坊邻居的“好邻居”,结果却因为一台空调,让顾客来了就想走。我这开的哪是便利店?简直是个桑拿房。
我蹲在收银台后面,眼泪就下来了。不是矫情,是真的撑不住了。我给加盟总部又打了个电话,这次我没客气,直接把情况全说了。我说:“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,我这店就开不下去了。你们要是觉得无所谓,那我就退加盟,宁可赔违约金也要把店关了。”
可能是听出我语气里的绝望,那边终于重视起来。第二天就来了个区域经理,亲自在店里待了一下午。他什么也没说,就是不停地擦汗,不停地看温度计。
临走时,他跟我说:“王老板,情况我了解了。这不是你一家店的问题,我会向总部反映,争取尽快解决。”
一个星期后,总部来了通知,说可以给我更换一台大功率空调,费用总部承担70%,我承担30%。安装期间,还给了我临时补贴。
新空调装好的那天,我早早来到店里。开机十分钟后,凉意渐渐弥漫开来。我站在店中央,感受着久违的凉爽,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。
第一个进来的是李阿姨,她推开门,愣了一下,然后笑了:“哎呦,今天这么凉快?”她在店里转了整整二十分钟,最后买了一大堆东西。
小张也回来了,一进门就喊:“强哥,修空调啦?”他像以前一样,买了面包和矿泉水,坐在靠窗的位置吃了整整半小时。
看着店里渐渐恢复往日的氛围,我站在收银台后,眼睛有点湿润。一台空调,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,但对我们这种小店来说,它就是生死的命脉。它关乎的不仅是温度,更是顾客愿不愿意多停留的那几分钟,是店里能不能营造出的那种“家”的感觉。
现在店里温度恒定在26度,顾客愿意多逛逛,销售额比上个月增长了15%。电费反而降了,因为新空调效率高,不用一直全功率运转。
有时候我站在凉爽的店里,看着顾客悠闲地挑选商品,就会想起那段酷热难耐的日子。那不仅仅是一台机器的问题,那是我创业路上最真实的一课——再小的细节,如果忽视了,都可能成为压垮生意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人美经典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人美经典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8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76)
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72)
3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8)
4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7)
5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