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新来的邻居吗?”她放下书,拍了拍手上的灰,“昨天看见你在搬家具。”
就这样认识了。她叫小沐,在楼下开着一家小小的花店兼书店。我住二楼,她住一楼带个小院子的那间。那段时间我刚结束一段糟糕的感情,工作也不顺心,整个人像被抽空了。可小沐不一样,她身上有种奇特的安静力量。第一次去她店里,我注意到她养的多肉都长得特别好,饱满得像要滴出水来。“植物啊,你得跟它们说话,”她轻轻碰了碰一盆生石花,“它们听得懂。”
我们很快熟悉起来。晚上打烊后,她常煮一壶茶,我们就在小院子里坐着。四月的风还很温柔,吹得院子里她种的绣球花轻轻摇晃。她说话慢慢的,讲今天来了什么客人,谁买了什么书,哪束花被带走了。很平常的事,从她嘴里说出来就特别有意思。有次下大雨,我帮她收外面摆的花盆,两个人都淋湿了。回到屋里,她拿来毛巾,看着我擦头发突然就笑了:“你看我们像不像两只落汤鸡?”那一刻,我心里有什么东西轻轻动了一下。
五月份,我生日。那天加班到很晚,回到住处已经十点多,累得什么都不想干。正要开门,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一个牛皮纸袋。里面是一本《小王子》,扉页上她写着:“也许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,但只有你是我独一无二的玫瑰。”下面压着一小盆精心包装的熊童子,肉肉的叶片像小熊的爪子。
我站在门口很久,心里软得一塌糊涂。那晚我们在院子里坐到凌晨,她靠在我肩上睡着了,呼吸轻得像羽毛。我一动不敢动,生怕惊醒她。抬头看天空,星星特别亮。那一刻我想,就这样过一辈子也挺好。
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?仔细想想,好像没有什么具体的事件。就像一杯热水,不是突然凉掉的,而是一点一点失去温度,等你发现时,已经冷透了。
先是生活习惯的差异。我做事喜欢有计划,她却很随性。约好七点吃饭,她八点才到是常事。开始我觉得这是可爱,后来却开始不耐烦。她依然喜欢在晚上叫我喝茶,可我第二天要早起开会,需要充足的睡眠。有次我忍不住说:“能不能别总这么晚叫我?”她愣了一下,点点头,没说话。
然后是对一些事情的看法。我觉得人应该积极向上,多考虑未来。她却满足于守着那个小店,说这样平淡的日子就很好。我带她去参加同事聚会,她安静地坐在角落,回家后说我那些同事“太功利了”。我说这是现实,她说这是迷失。
争吵开始出现。为小事:我忘了给她的花浇水,她把我重要的文件当废纸收了起来。为大事:我接到北京的工作机会,希望她一起去,她坚决不肯离开这个城市。吵到最后,她说:“你变了。”我说:“是你从来没变。”
最伤人的那次,我说她那个小店根本赚不到钱,不如关了。她说:“所以你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钱吗?”那句话里的失望,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心里发紧。
我们试图挽回。一起去旅行,结果在路上又为住什么酒店吵架——我想住好一点的,她觉得随便就好。她依然会给我煮茶,但我喝着只觉得太淡。她说话时,我开始看手机。那些曾经让我觉得安宁的夜晚,变得漫长而乏味。
最后一次见面,是在初冬。院子里的花都谢了,显得有点凄凉。她说:“我们别互相折磨了。”我说好。没有争吵,很平静。平静得让人心慌。
她搬走那天,我站在窗口看着。她抬头看见我,挥了挥手,还是那样笑了笑,但眼睛没有弯起来。然后转身走了,再也没有回头。
现在经过那家店,已经换了别的租户,卖麻辣烫的,生意很好,热气腾腾。我有时会想,如果当初我们只是停留在邻居的关系,停留在那些在院子里喝茶聊天的夜晚,是不是这份美好就能一直保存下来?
可人生没有如果。有些人和事,就像烟火,绽放时绚烂夺目,却注定不能长久。初见时的美好是真的,后来的糟糕也是真的。只是我偶尔还会想起那个午后,阳光很好,她回过头来,眼睛弯成很好看的弧度。一切都还没开始,一切都还充满可能。
那盆熊童子,到底还是没能养活。我浇水太多,烂根了。也许就像我们的关系,太用力了,反而加速了它的死亡。现在阳台上空着一块地方,我一直没有买新的植物来填补。就让它空着吧,算是给那段时光留个位置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人美经典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人美经典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8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76)
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72)
3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8)
4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7)
5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