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胡萝卜再普通不过——有的歪歪扭扭,有的带着泥,有的已经有点发蔫。我在蔬菜批发市场干了十几年,一眼就能看出来,这就是最便宜的那种大路货。
“有机的?”我愣住了,“这些连检测报告都没有啊。”
老板笑了,拍拍我的肩膀:“老张,你这人就是太实在。现在谁还真的去检测?贴个标的事。”
第二天一早,印刷厂送来了几千张不干胶标签。深绿色的底,上面印着“有机认证”的标志,还有一行小字:“源自天然农场,无农药无化肥”。我拿起一张仔细看,连认证机构的编号都印得清清楚楚。
“贴的时候注意点,”老板叮嘱,“别贴太正,歪一点显得真实。特别是那些带泥的,保留原样,城里人就爱吃这套。”
我心里咯噔一下。老家就在农村,我知道真正的有机蔬菜是什么样子——产量低,品相差,根本不可能这么整齐划一。可我还是默默地拿起第一张标签,贴在了一个塑料袋上。
那“啪”的一声轻响,到现在还在我耳边。
最开始的那几天,我手都是抖的。每贴一张标签,就像在心里打了个结。这些胡萝卜的进价每斤八毛,贴上标签后摇身一变,成了八块五。老板说得直白:“现在的人就信这个,越贵越觉得好。”
说来也怪,自从换上“有机”的包装,投诉反而少了。以前嫌胡萝卜不够甜、形状不好的顾客,现在都说:“果然是有机的,就是不一样。”
有个大姐每周都来,每次都买五六斤。“给我小孙子吃的,”她说,“孩子正在长身体,可不能吃那些打农药的。”她挑得特别仔细,专选那些带着泥土的,“带泥的好,说明没洗过药水。”
我张了张嘴,想告诉她这些泥是我们特意保留的——普通胡萝卜从地里出来都带着泥,水洗是为了卖相好,而我们特意不洗,就是为了看起来更“有机”。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我要养家糊口,需要这份工作。
最让我难受的是,后来连我们自己人都开始相信了。新来的小李打包时跟我说:“张哥,咱这有机胡萝卜确实不错,你看这颜色多正。”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,心里特别不是滋味。
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天。店里没什么顾客,来了个老大爷,浑身湿透了,在胡萝卜货架前徘徊了很久。
“同志,”他小声问我,“这普通的胡萝卜在哪?”
我指指旁边那个没有贴标的区域——那是我们留着自己吃的,其实和“有机”的是一批货,只是没贴标签。
大爷看了看价格:有机的八块五,普通的一块二。他犹豫了很久,手在口袋里掏了半天,最后还是走向了有机柜台。
“给我称两斤吧,”他数着皱巴巴的零钱,“老伴住院了,医生说要补充维生素,吃有机的好。”
那一瞬间,我突然想起父亲送我出来打工时说的话:“在城里好好干,但别忘了咱庄稼人的本分。”
“大爷,”我叫住他,“今天有机的搞活动,和普通的一个价。”
我按照一块二给他结了账,自己掏钱补了差价。大爷千恩万谢地走了,看着他佝偻的背影,我的眼睛湿了。
从那天起,我开始偷偷地“搞活动”。遇到精打细算的主妇,我会小声说:“其实这两种差不多,买普通的就行。”遇到老人、孕妇,我就找个理由给他们打折。老板发现了,把我臭骂一顿:“你当自己是慈善家?不想干就滚蛋!”
我确实想过辞职。可房贷要还,孩子要上学,父母每个月等着我寄钱。我只能安慰自己:至少,我没有完全昧着良心。
今年春天,我终于找到了新工作,在一家真正的有机农场当配送员。这里的胡萝卜长得歪七扭八,大小不一,产量只有普通的一半,价格贵得吓人。但我贴标签时手不再抖了——这次标签上印的,都是真话。
偶尔还会想起那段贴假标的日子。那些被我骗过的人,那些真心相信“有机”的大姐、大爷,我对不起他们。现在每次送货,看到客户满意的笑容,我都觉得特别踏实。
这个世界很复杂,我们常常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。但就像父亲说的,人可以穷,可以没本事,但不能丢了良心。在能力范围内,保持那么一点点善良,也许改变不了世界,但至少能让自己在深夜里睡得安稳些。
那些普通胡萝卜没有错,它们还是它们,变的只是人心。而我现在要做的,就是一点一点,把心里的那些假标签,慢慢撕干净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人美经典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人美经典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71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69)
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62)
3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58)
4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58)
5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