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有个周三,老张直接在办公室拦住我:“小伙子,再忙也得吃饭啊。今天你必须来,有个项目你肯定感兴趣。”
我半推半就地去了。就在公司楼下那家湘菜馆,除了部门同事,还有两位其他部门的人。老张特意把我安排在李工旁边——研发部的一位资深工程师。起初我有些拘谨,就埋头吃菜。后来听到他们聊起正在做的智能家居项目,我眼睛亮了——这不就是我大学时最感兴趣的领域吗?
我鼓起勇气问了句:“现在传感技术的精度问题解决了吗?”
李工转过头,有些惊讶地看着我:“你也懂这个?”
就这一句话,打开了我们的话匣子。原来李工团队正为某个技术难点发愁,而我毕业论文恰好研究过相关方向。那天我们聊了很久,从技术细节聊到行业趋势。临走时,李工要了我的联系方式。
一周后,我收到了李工的邮件,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技术讨论会。在那次会议上,我不仅见到了公司最顶尖的技术专家,还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研发部门的工作方式。更让我惊喜的是,我提出的一个思路后来真的被采纳了。
这件事让我突然明白:工作机会不只是完成任务、拿工资,它更像一扇扇门,推开就能看见不同的风景。而同事,就是那些能帮你找到正确门的人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工作场景拓展人脉。我不再拒绝任何一次午餐邀请,主动承担需要跨部门协作的项目,甚至毛遂自荐加入公司的创新小组。
记得有次公司要开发一个新市场,需要组建临时项目组。虽然这完全超出了我的职责范围,但我还是报了名。组长是市场部的王总,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。起初她觉得我太年轻,可能帮不上什么忙。我没辩解,只是默默地把分配到的每件小事都做到极致——整理数据时,我会附上自己的分析;准备材料时,我会提前研究客户背景。
转机发生在一个加班的晚上。王总急着要一份竞品分析,但负责的同事突然生病。我主动接过来,熬到凌晨三点,不仅完成了分析,还做了一个直观的对比图表。第二天汇报时,这份材料帮了大忙。会后,王总拍拍我的肩膀:“小伙子,用心了。”
从那以后,王总去哪儿都愿意带着我。通过她,我认识了行业里的很多前辈,包括后来对我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陈老师。陈老师是行业里的老前辈,退休后被返聘为顾问。第一次见他时,我紧张得手心冒汗。但他出人意料地和蔼,看我对行业历史感兴趣,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。
“年轻人,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个行业会形成现在的格局吗?”他问我,然后开始讲述二十年前的行业变革。那些在书本上看不到的故事,那些成功与失败的经验,就这样娓娓道来。后来,每次见到陈老师,我都会准备几个问题。他常说:“现在愿意静下心来听老人讲故事的年轻人不多了。”
其实不是我多有耐心,而是我真的明白:这些经历和见解,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财富。
当然,拓展人脉不是一味地索取。我始终记得老张教我的:“人脉是互相取暖,不是单方面取暖。”所以当我能帮上忙的时候,从不推辞。帮新来的同事熟悉系统,给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,甚至只是倾听某个前辈的烦恼。这些小小的善意,往往能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。
去年,公司有个去硅谷交流的机会,竞争异常激烈。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,李工、王总,还有几位我帮助过的同事,都不约而同地为我写了推荐信。最终,我拿到了这个宝贵的机会。
在硅谷的三个月,我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。那些曾经只在报道中看到的技术大牛,如今就坐在对面喝咖啡;那些颠覆性的创新理念,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展现在眼前。更重要的是,我在那里认识的朋友,至今还保持着联系,我们经常分享行业动态,甚至合作过一个小型开源项目。
现在回想起来,如果当初继续把自己关在工位的小格子里,我可能还是那个只会埋头干活的员工。是工作中遇到的这些人,这些机会,一点点打开了我的视野,让我看到了职业生涯的无限可能。
最近公司来了个实习生,就像当年的我,总是独来独往。昨天我硬拉着她去吃饭,席间她一直看表,显然觉得在浪费时间。我笑了笑,没有解释。因为我知道,总有一天,她会明白——
工作会给你薪水,但人脉和视野会给你未来。而这两样宝贝,就藏在每天的会议里,藏在午餐的闲聊里,藏在那些看似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协作里。只要你愿意伸出手,打开心,就能把它们一个个找出来。
如今,我依然保持着每周至少和不同部门的同事吃一次饭的习惯。不是为了攀关系,而是真心珍惜这种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的过程。昨天和新人聊天时,我说:“别小看你现在做的每一件小事,认识的每一个人,它们就像一颗颗种子,说不定哪天,就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,开出最美的花。”
这话听起来有点文艺,但确实是我的心里话。职业生涯就像拼图,每一段关系、每一次经历都是其中一块。刚开始你可能看不出它们的重要性,但当你走得足够远,回头再看,会发现每一块都不可或缺,共同拼出了你独一无二的职业版图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人美经典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人美经典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87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76)
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72)
3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8)
4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7)
5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