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了,孩子们,看这里。”
李老师拍了两下手,声音不大,却让整个教室瞬间安静。她没像别的老师那样直接放音乐,而是走到我们面前,双手自然地垂在身侧。
“我们先不急着跳,”她说,“听我的声音就好。”
她开始拍手,一下,两下,节奏平稳得像心跳。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——二、二、三、四——”
那声音有种奇特的魔力,不疾不徐,在每个该出现的时候准时落下。我闭上眼,忽然觉得这节拍像极了小时候外婆摇摇篮的节奏,让人莫名安心。
“好,现在跟着我的声音抬脚。一——抬右脚,二——落下,三——抬左脚,四——落下。”
她的声音成了我们唯一的坐标。没有音乐的干扰,没有复杂的说明,只有她清晰的口令,和着我们略显杂乱的脚步声。说来也怪,就这么简单的四个拍子,竟有好几个同学顺拐了。大家忍不住笑起来,李老师也笑,但手上的拍子一点没乱。
“不着急,我们再来一次。一、二、三、四——”
那天我们学了一支很简单的华尔兹。李老师把每个动作都拆解成最细的节拍:“一转——二收——三展——四定——”她的声音时而轻柔如耳语,时而坚定如命令。当有人跟不上时,她会放慢速度,但从不停止打拍子。她说:“节奏是舞者的心跳,心跳不能停。”
最神奇的是那个下午,我们第一次尝试不用音乐跳舞。整个排练厅里只有李老师的声音:“一、二、三,转——二、二、三,抬——”二十个人,动作整齐划一,没有音乐的牵引,全凭对那个声音的信任。结束时,所有人都愣住了——我们从未如此整齐过。
“听见了吗?”李老师轻声问,“这就是节奏的力量。它不在音箱里,在这里。”她指了指自己的胸口。
后来有一次,我因为一个旋转动作总是做不好,留下来加练。空荡荡的排练厅里,我一遍遍地转,一遍遍地失败, frustration 像潮水一样涌上来。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,李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门口。
她没有说话,只是开始拍手:“一、二、三——转——”
我跟着她的节拍再来一次,还是不够好,但至少完整地转完了。
“再来,”她的声音很平静,“一、二、三——转——”
我们就这么重复了十几次,她的声音始终稳定,没有一丝不耐烦。直到我终于找到那个平衡点,完美地完成了一次旋转。
“看,”她笑了,“节奏会带你找到该去的地方。”
那个学期末的演出,发生了我永远忘不了的一幕。音乐放到一半,音响突然出了故障,全场寂静。我们站在台上,瞬间慌了神。就在不知所措的几秒钟里,从舞台侧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——
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——二、二、三、四——”
是李老师。她站在幕布旁,像平时在排练厅里那样打着拍子。我们像迷路的孩子听见了母亲的声音,立刻找到了方向。没有音乐,只有她的口令和我们的舞步,还有台下渐渐响起的、合着节拍的掌声。
后来有人问我,那天在台上害怕吗?说实话,当音乐停止的瞬间,我是害怕的。但当我听见李老师的声音,恐惧就消失了。因为我知道,只要那个声音还在,我们就不会迷路。
现在我也成了教孩子跳舞的老师。每次上课,我都会想起李老师说的那句话:“节奏是舞者的心跳。”我不再依赖复杂的音响设备,而是学着用我的声音,为每一个初学舞蹈的孩子建立起最初的秩序和安全感。
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——”我拍着手,看着面前那些紧张的小脸渐渐舒展。
有个特别害羞的小姑娘,总是低着头,动作畏畏缩缩。我走到她身边,轻声说:“不要看镜子,不要看别人,只听我的声音。”
她疑惑地看着我。
“相信我,”我说,“节奏会带你跳的。”
她闭上眼睛,我的节拍成了她黑暗中的唯一指引。渐渐地,她的动作舒展开来,脸上露出了我从未见过的笑容。
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了李老师当年对我们说的另一句话:“我不是在教你们跳舞,我是在教你们听——听节奏,听自己,听生命本身有序的脉动。”
是啊,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依然能听见她的声音,在那个充满阳光和灰尘的排练厅里,一声一声,不疾不徐,像永不停止的心跳。而我也成了那个打拍子的人,把这节奏一代一代地传下去。因为我知道,在这看似简单的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里,藏着舞蹈最深的秘密——我们不是在跟随节拍,我们就是在成为节拍本身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人美经典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人美经典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75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71)
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68)
3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62)
4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60)
5想和他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星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