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被安排负责公司所有PPT的美化工作——不是参与制作,而是在同事们做完后,统一调整字体和配色。每天下午三点,邮箱里会准时出现七八份待美化的PPT,我就像个流水线上的工人,把Arial字体改成思源黑体,把红色图表调成蓝色。
“小李,这个工作很适合你,细致。”主管拍拍我的肩膀,眼神却飘向远处正在开项目会的同事们。
我知道这是什么意思——边缘工作。大学时代拿过编程大奖的我,如今成了公司的“PPT美化师”。最讽刺的是,连前台小妹都知道找我调PPT格式,却没人记得我其实是技术部的员工。
在边缘中寻找机会
改变从一次偶然开始。那天我照例美化着销售部的季度汇报PPT,发现其中有个数据可视化图表做得特别糟糕——完全错误的图表类型让销售趋势看起来一团糟。
我犹豫了一下,要不要只是按照要求改个颜色了事?反正我的工作说明上写的就是“美化”,不是“修正”。
但那天晚上加班到九点,办公室里只剩我一个人时,我还是重新做了那个图表。不仅用了正确的折线图,还添加了交互式筛选器——这是我在大学里就很擅长的Power BI技能。
第二天,销售总监亲自来技术部道谢,说昨天那个图表在汇报中引起了高层注意。“谁做的?我们要给他请功。”
主管愣了一下,然后笑着说:“是我们团队的小李,他一直很优秀。”
那一刻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
偷偷学习的日子
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两点:第一,即使是最边缘的工作,也能做出价值;第二,如果我想摆脱现状,就必须掌握更核心的技能。
我开始观察部门里最受重视的同事在做什么——他们是数据处理和分析小组的成员,每天用Python和SQL处理着公司的核心业务数据。
“想学数据分析?”当我鼓起勇气问其中一个同事能不能教我时,他笑了笑,“这个有点难,你先把PPT工作做好吧。”
没有导师,我就自己学。那段时间,我过着双重生活:白天是PPT美化师,晚上是数据分析学徒。
记得最清楚的是学习SQL的那个月。我租的房子很小,晚上就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,一遍遍写着查询语句。窗外的路灯亮到凌晨两点,我就学到凌晨两点。困了就用冷水洗脸,有次不小心把水打翻在键盘上,心疼得差点哭出来——那台电脑是我半个月的工资。
学习过程中最难的还不是技术,而是那种无处不在的自我怀疑。“学这些真的有用吗?”“也许我这辈子就只能做PPT了。”每当这种念头出现,我就逼自己再多写一行代码,再多解决一个问题。
从边缘到核心的转折
转机出现在公司接的一个大项目上——为客户搭建完整的数据分析平台。项目很急,团队里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。
那天是周三,我正按要求美化着项目汇报PPT,突然听到负责数据清洗的王哥接到电话——他妻子突然腹痛,必须马上回家。
“我这个部分最少还要两天才能完成,”王哥急得满头大汗,“可今天就要出初步结果了。”
会议室里一片沉默。这个瓶颈会拖慢整个项目进度。
我心脏砰砰直跳,手心里全是汗。过去三个月,我每天晚上都在练习的就是数据清洗。
“要不……让我试试?”我的声音不大,但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。
所有人都转过头来看我,主管皱起眉头:“小李,这可不是改PPT颜色那么简单。”
“我知道,是用Python做数据清洗,包括缺失值处理和异常值检测,对吧?”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发抖。
我直接说出了解决方案:用pandas读取数据,用islull()函数找出缺失值,再根据业务逻辑选择填充方式……
主管的表情从怀疑变成惊讶:“你怎么会这些?”
“我业余时间学的。”
那个下午,我第一次坐到了项目核心区域的工位上。当手指在键盘上敲下熟悉的代码时,我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——这不是运气,是过去三个月里,每一个深夜的积累给我的底气。
逆袭之后
我不仅按时完成了数据清洗,还在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被其他人忽略的数据关联性,这个发现后来成为了我们给客户的重要建议之一。
项目结束后,我在团队里的位置彻底改变了。主管开始把重要的数据分析任务交给我,同事们遇到技术问题也会来问我意见。
三个月后,公司组织架构调整,我成了新成立的数据分析小组的负责人。宣布任命那天,主管——现在是我的项目合伙人——对我说:“你知道吗?我最欣赏你的不是技术多厉害,而是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依然坚持成长的韧性。”
现在回想起来,我反而要感谢那段被边缘化的日子。它像一面镜子,逼我看清自己的处境;也像一个熔炉,锻造了我的耐心和毅力。
如今,当团队里新来的实习生抱怨被安排打杂时,我都会告诉他们我的故事。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开始就站在舞台中央,但边缘位置恰恰给了你不被干扰的成长空间。
那些无人问津的时光,那些默默学习的夜晚,它们没有消失,都变成了我血液的一部分,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给我力量。
如果你也正处在这样的阶段,别急着否定它。认真做好手头每一件小事,哪怕它看起来毫无意义;同时,睁大眼睛寻找机会,偷偷积蓄力量。
因为真正的逆袭从来不是一瞬间的爆发,而是漫长岁月里,你如何一点一点地,把自己雕刻成想要的模样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人美经典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人美经典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71)
1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69)
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62)
3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58)
4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58)
5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